问道万事有解 踔厉改革创新
——潍坊市以全面深化改革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2022年,潍坊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紧扣省委“十大创新”要求,面对防疫情、稳经济、促发展的多重压力,牢固树立难题有解、难题必解的“有解思维”,不断拓展解码破题、靶向攻坚的新思路、新招法,以继续当好全省改革排头兵的豪迈激情,吹响改革再攀新高的冲锋号角,乘势而上闯新路、加压奋进求突破,努力谱写潍坊改革新篇章。作为省内唯一,成功入选国家首批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第一名的成绩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创新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模式获批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全国20个试点城市之一,获批中央扶持资金1亿元,“零工客栈”就业平台成为全国零工市场建设标准样板;被评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一项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改革创新落地有声,经济、生态文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改革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引领潍坊在一次次革故鼎新的征程中焕发勃勃生机,激荡起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澎湃动能。
扭住关键解码破题,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
回望2022年,元宇宙、新能源等成为潍坊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热词。12月17日,在“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建设高峰论坛”上,潍坊正式宣布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提出力争到2026年元宇宙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元宇宙创新高地、应用高地、产业高地、生态高地。新能源产业孕育着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在潍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储能等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725万千瓦,居全省第2位;全市建成加氢站6座,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2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累计运行1275.44万公里,运送旅客1311.89万人,运行里程和运送旅客数量均居全省首位,“绿色”正成为潍坊城市发展的底色。不光产业涌现新热词,一个个活力迸涌的大项目好项目接续落地潍坊,全市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0亿元以上,其中竣工投产项目360个,当年形成产值600亿元以上、利润100亿元以上,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这既是潍坊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的缩影,也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脚。
全面深化改革,总是向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是潍坊的优势产业、当家产业。面对新发展形势,潍坊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产业加速迭代的演进趋势,坚持以前瞻思维谋划未来,以未来视野布局当下,不断创新产业组织理念,推深做实“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传统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新经济新产业加速突破,产业迭代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加快升级,组织实施“五个优化”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弯道超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潍坊入选省内唯一的国家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动力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今年全省唯一进入决赛并胜出的集群;新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家,总数达到6家,居全省第一位;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1家,总数达到123家,新增数、总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形成了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的梯次成长格局。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谋划布局并加快培育壮大元宇宙、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磁产业、光电技术、工业母机等新兴产业,大力引入头部企业、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壮大哪吒、瞪羚、独角兽企业,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变成领先优势,新兴产业正加速实现“换道超车”。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全年预计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7.9%。为抢抓元宇宙产业黄金赛道先机,率先出台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22条政策,从产业生态打造、场景应用创新推广、科研和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改革创新举措,构建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数字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实现面积、总产“二连增”;蔬菜保供“平战结合”创新做法为保障疫情期间全国蔬菜供应发挥重要作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经验在全国推广;数字农业发展迅速,启动建设潍坊“三农”大数据平台,打造150个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应用场景,全国唯一的“区块链+蔬菜”质量安全应用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蔬菜单品全程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的全链路模式正在加快贯通,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在迈出新步伐。
科教赋能驱动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科技引领时代,创新制胜未来。一年来,潍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核心正从要素驱动外延增长向创新驱动内涵发展跃升的大趋势,大力实施科教赋能行动,成功跨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潍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柴油机和54.16%天然气发动机商业化产品,发动机的引擎声,咆哮着潍坊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为了给创新松绑赋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潍坊步履坚定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以科技攻关“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经费“包干制”、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改革等为代表的体制机制创新,集中推进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焕发了科技研发的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在全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越来越多的潍字号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掌控自己的命运。全球首台特大型立环磁选机下线,豪迈科技的精细化工全连续流工艺及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天瑞重工的节能30%-50%磁悬浮鼓风机等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奥新医疗3.0T四肢关节磁共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创新数字赋能机制。实施“行业装备数字化、生产工艺智能化、过程控制自动化、数据分析自控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慧大棚、“无人”大田等新业态,推进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农业、民生等诸多领域更广泛应用,促进产业协同和效率变革。目前,全市数字赋能联盟凝聚企业800多家,成功入围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一系列创新数字化应用的改革举措,正在有效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创新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把构建多样灵活、生机勃发的科技创新平台矩阵作为积蓄动能、抢占风口的强力支撑,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效能大幅提升,吸引了更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潍坊,构筑起从创新源头到成果转化的完整生态,积聚起创新创造的无限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科技创新平台1793家,其中国家级38家、省级320家、市级1435家,初步形成了梯次合理、优势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把人才作为竞争之本、活力之源,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实施“人才兴潍”行动,出台加快青年人才集聚18项措施,实施40万大学生集聚、人才提质等专项计划,加大引才留才奖补、人才返潍安置等方面政策优惠力度,优化青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人才发展的一流生态,更多人才选择潍坊、留在潍坊、成就潍坊,在潍坊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
集聚资源提升品质,
激活城市发展能级活力
综合施策勇开新局,
激发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大潜力
对外开放是潍坊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一年来,潍坊面对新形势,把对外开放作为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深刻把握改革与开放内在互动逻辑,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聚焦大循环、双循环,紧跟“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为未来发展打造最大空间。创新“双招双引”机制。围绕一组科创产业,搭建“六个一”全要素支撑的新型招引机制,创新产业链招商、朋友圈招商、基金股权招商等形式,更加精准的吸引链接优质资源要素落地潍坊,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2022年1-11月份,全市新签约项目682个,新增省内外到位资金1714亿元,均居全省第1位。创新突破开放型新业态。开展外贸优化攻坚,针对全球经济低迷、外需不足等国际市场的形势变化,抢抓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机遇,鼓励企业出海“见客户”“抢订单”“拓市场”。2022年1-11月进出口总额增长35.2%。外资招引取得新成效,引进外资项目155个,合同利用外资30.5亿美元。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步伐加快,引入更多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和供应链服务企业,培育本地跨境电商“小巨人”企业,鼓励发展海外仓等新业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340亿元。创新提升开放平台。实施高能级开放平台提质增效行动,依托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实验区、综合保税区,大力复制自贸区政策,引导产业、企业、政策向各类开放平台集聚集中,加快构建多位一体、多点支撑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潍坊发展大会、鲁台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节会向海内外朋友充分展现潍坊风采,吸引更多人才、客商来潍坊共享发展机遇。
以人为本惠民利民,
提升民生福祉温暖指数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一年来,潍坊牢牢把握改革的价值取向,更加关注群众生活的“好不好”“美不美”,不断创新统筹效率与公平的共同富裕机制,加力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城市”,持续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民生红利”,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创新统筹效率与公平的共同富裕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模式,加快建设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就业创业服务链条全贯通,建立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成功获批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全国20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打造“零工客栈”就业平台,成为全国零工市场建设标准样板;一系列稳就业综合措施成效明显,预计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5万人。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不断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创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建成中小学43所、幼儿园192所,改造提升乡村学校140所、幼儿园292所,获评全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市、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实施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全面启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全覆盖,全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提标、优服务,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救助保障各类困难群体31.3万人,建成助老食堂193处,全市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扛牢改革政治责任,
争做全省改革先锋
一年来,潍坊市委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党集中统一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推进机制,以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激情,昂扬向上、一往无前的斗志,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状态,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的决心,引领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破浪前行。落实“第一议题”,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及时跟进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具体安排,坚决做到上级改革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上级改革部署第一时间落实,上级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2022年,市委深改委召开会议5次,审议通过改革文件11个,谋划推出146项年度改革任务,市委主要领导同志顶格谋划推出营商环境改革“一号改革工程”等一批改革举措。紧盯“关键少数”,发动改革“强引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带动各级“一把手”亲力亲为、躬身入局、分线领衔,争当改革“实干家”“促进派”。持续深化“一把手”改革述职制度,2022年8月26日,召开全市改革工作述职会议,引导全市乘势而上、加压奋进,以硬核举措谱写改革新篇章。完善重点改革事项领导领衔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抓难度大的改革事项,以上率下带动市县两级236名领导干部牵头推进395项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改革落实落地。建立“六项机制”,形成改革强大合力。坚持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谋划和推进改革,创新推出述职评议、领导领衔、专员智库、典型培育、试点突破、督察考核“六项机制”,构建起从“最先一公里”起好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好地的改革闭环系统。为更好发挥典型培育机制作用,创新推行“四体联动”的改革宣传机制,国家级媒体领衔的改革宣传矩阵积极在国家、省级层面发出潍坊的“改革声音”,在全市凝聚起改革创新最强磁场。坚持“唯旗是夺”,争创改革领先地位。聚焦“走在前、开新局”、推动全市改革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创新开展争试点争资源争荣誉、创特色创典型创品牌、保持全省领先的“三争三创一保持”工作,动员全市上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全市新争取国家级试点67项、省级试点167项,70余项改革典型经验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宣传推广。
新的一年,潍坊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境界高标准和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气势,以“人人都是开拓者”的奋斗姿态,拼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彩胜势,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中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